目前分類:五顆蘋果 (78)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說到智人的起源,好幾年來普遍說法是:「距今 20 萬年前的東非」。此一說法其實來自衣索比亞的 Omo I 化石,定年結果為 19.7 萬年前。這個 2022 年的論文重新分析附近地層,發現更準確的年代,大概是 23 萬年左右。

Age of the oldest known Homo sapiens from eastern Africa

0000

尼安德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雙足行走,是古人類的特色之一。東非的坦尚尼亞的 Laetoli 遺址,距今 366 萬年前的腳印,是難得的古早南猿足跡。這個 2021 年的論文報告,在那批南猿腳印的附近,還保存著另一批足跡,可是看起來不太一樣,似乎由另一種古人類留下。

Footprint evidence of early hominin locomotor diversity at Laetoli, Tanzania

短篇 不是站起來的熊,是366萬年前的古人類腳印

尼安德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個 2023 年的論文有許多台灣人的貢獻,不過角色是擔任實驗動物 QQ。使用英國、韓國、台灣、加拿大的資料探討肺癌,最關鍵的新知是:即使不增加致癌突變,空氣汙染導致的發炎,也會增加罹患肺癌的機率。

Lung adenocarcinoma promotion by air pollutants

340260181_739545131200829_5743132144990911241_n

尼安德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符號,是象徵思維的展現,心靈的載體。智人以外,西班牙的尼安德塔人也有過刻畫符號的紀錄。這個 2021 年的論文報告,超過 5 萬年前的德國,尼尼疑似在一件鹿骨上刻下線條痕跡。

A 51,000-year-old engraved bone reveals Neanderthals’ capacity for symbolic behaviour

001

尼安德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21 年有個論文表示,分析太平洋底的鑽探樣本後,發現距今 1900 萬年前高達 90% 鯊魚消失,損失 70% 的型態多樣性。 這項發現非常神奇,Science 刊出 2 則質疑及論文作者的回應。型態我不在行,不過我覺得作者的解題方法相當有趣。 

1900 萬年前,鯊鯊神秘大滅絕事件?!

JriK6Ee

尼安德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尼安德塔人和智人的遺傳組成絕大部分都一樣,只有少少差異。這個 2020 年的論文發現有個神經基因,假如智人配備尼尼的版本,會更容易感覺到痛。

A Neanderthal Sodium Channel Increases Pain Sensitivity in Present-Day Humans

64

尼安德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考古學研究中,陶器是最普遍的研究材料之一。而定年也是考古學相當重要的一環。這個 2020 年的論文報告,可以由陶器內脂肪酸的碳進行碳同位素定年,以最直接的方式了解陶器使用的年代。

Accurate compound-specific 14C dating of archaeological pottery vessels

92811567_2999872606771843_2191627485077045248_n

文章標籤

尼安德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住在海邊,利用魚貝等水產資源,似乎是智人的特色。這個 2020 年的論文卻報告,葡萄牙的地中海邊,10 萬年前的尼安德塔人遺址中,出土大量魚、貝、螃蟹等海洋動物的化石,和南非同一時期的智人遺址相比沒有太大差異,可見也有靠海吃海的尼尼。

Last Interglacial Iberian Neandertals as fisher-hunter-gatherers

0

文章標籤

尼安德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尼安德塔人有沒有語言,或是溝通能力如何,是很難回答的問題。這個 2021 年的論文認為,尼尼聽覺的接收範圍和智人類似。因此尼尼的發音潛力,或許與我們相去不大。

Neanderthals and Homo sapiens had similar auditory and speech capacities

短篇 尼安德塔人的聽力,和智人類似

尼安德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有些畫作是獨到的創意,原創者僅此一幅,不過多數展示的畫作、圖像都是大量複製品。人類史上最早量產的裝飾品,似乎是非洲的鴕鳥蛋殼珠,也就是以鴕鳥蛋殼為原料,中間穿孔的環形串珠。這個 2021 年的論文探討過去 5 萬年來,非洲東部與南部的鴕鳥蛋裝飾品變化。

Ostrich eggshell beads reveal 50,000-year-old social network in Africa

3

尼安德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距今數萬到十多萬年前,非洲南部的海邊住著許多聰明的智人,他們製作各類裝飾品,刻下最初的象徵符號。後人推測,住在海邊多吃魚,可能使他們變得更聰明。這個 2021 年的論文卻報告,在南非內陸離海很遠的地方,10 萬年前的人也展現過類似的文青手筆。可見聰明人,不只住在海邊。

Innovative Homo sapiens behaviours 105,000 years ago in a wetter Kalahari

1

尼安德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吃飯飯,在任何時代都很重要,想研究古早人吃飯卻不容易。這個 2020 年的論文報告在非洲南部,發現 17 萬年前用火烹飪含有澱粉的植物的紀錄。

Cooked starchy rhizomes in Africa 170 thousand years ago 

1

文章標籤

尼安德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現代的精銳考古學家,已經不滿足於尋找古早人遺留下來的物質,還想認識古早人類的行為,但是從物質中想像行為更加困難。這個 2020 年的論文報告,在南非遺址中發現史上最早,20 萬年前用草鋪床的跡象。想在舒適的房間中,睡個好覺的願望,古今皆同。

Fire and grass-bedding construction 200 thousand years ago at Border Cave, South Africa

D205_193_016_0004_600

尼安德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現代的蒙古有 7 種生產乳製品的動物,牛、山羊、綿羊、馬、駱駝、氂牛、馴鹿。許多生乳會被加工製成優格和起司,其中乳酸菌相當關鍵,然而,傳統乳酸菌品系,如今就像許多傳統一般也面臨失傳危機。

What Bacterial Cultures Reveal About Ours

87887934_2918153781610393_8653961378878455808_n

文章標籤

尼安德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馬雅人住在中美洲,絕大部分遺跡都被覆蓋在叢林裡頭,很難探索。最近流行的「光達」能從遠距離掃描,尋找可能的結構,用在考古大有斬獲。這個 2020 年的論文報告在墨西哥的 Tabasco(就是那個塔巴斯科辣椒醬)叢林中找到一個大平台,不但很大,超過一公里長,而且距今 3000 年也非常古早。

Monumental architecture at Aguada Fénix and the rise of Maya civilization

短篇  馬雅人3000年前的金字塔,大平台

文章標籤

尼安德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有些金龜子(scarab beetle)前方配備一支很帥氣的角,不同物種的型號還有差異。甲蟲的角從何而來,是演化上很有趣的問題,角這種構造看起來是突然出現,沒有由類似的結構物衍生而成。這個 2019 年的論文發現,讓甲蟲長角的基因,其實與翅膀有關!

Beetle horns evolved from wing serial homologs

文章標籤

尼安德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碳同位素定年法當年發明的時候,和最近的古代DNA 一樣深深撼動考古學界。定年結果勢必有誤差,需要校正。隨著科技進步,取樣增加,碳同位素定年應該愈來愈準確。最新版的校正曲線 IntCal20 在 2020 年問世,距今 4 到 4.8 萬年前這段期間有較大的修正。

Extended dilation of the radiocarbon time scale between 40,000 and 48,000 y BP and the overlap between Neanderthals and Homo sapiens

117654004_3346016932157407_3770171507027718522_n

尼安德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大家應該都知道,樹木有年輪,記錄著生長狀況。動物的牙齒也有像年輪的結構,同樣承載著歲月的歷史(不過叫作齒輪怪怪的)。這個 2019  年的論文相當驚人,研究對象是 200 多萬年前,非洲南猿的牙齒!

Elemental signatures of Australopithecus africanus teeth reveal seasonal dietary stress

文章標籤

尼安德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Nature 選出 2019 年的年度科學人物,其中一位是古人類學家 Yohannes Haile-Selassie,他今年發表惹距今 380 萬年的湖畔南猿。 

YOHANNES HAILE-SELASSIE: Origin seeker

文章標籤

尼安德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環境變化不只影響人類,也影響動物的生存。這個 2020 年的論文分析大批東南亞的化石,探討過往的環境狀況。智人似乎很適應森林,卻也是森林的毀滅者 XDDD

Environmental drivers of megafauna and hominin extinction in Southeast Asia

120854496_3498321740260258_869890042441618207_o

尼安德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OSZAR »